聯系我們 立即購買

                                          無屏幕不智能?淺談智能家電“屏幕化”路線的是非

                                          時間:2021-05-20 11:18:08

                                          究竟什么是“智能家電”?這是一個難以產生唯一答案的問題,相關家電廠商對其的探索也在逐步推進。首先形成共識的是必須具有微處理器乃至現在的SoC,也就是System on Chip(系統級芯片),它代表了一種趨勢,認為許多在傳統家用電器上需要人手動進行的操作現在須由內置的操作系統來控制,并以此解放人的精力和勞動。舉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早期的烤箱、微波爐等廚電常由多個旋鈕控制溫度與時間等參數,用戶需要根據自己烹制食物的類型、數量、烹飪方法等因素在烹飪開始前對其進行調整,有時還需要在過程中進行二次調整,但自從微處理器在各類廚電中普及,此類操作都開始由程序進行控制,用戶不再需要將每個步驟牢記在心,或者用計時器提醒自己。

                                          第二種共識性特征就是就是智能家電需要具有以傳感器支撐的對環境的感知功能。早先這種功能立足于簡易的傳感器和微處理器,感知的對象以溫度、時間等宏觀環境為主,發展到今天則以感知人類活動為主,根據人的活動設定自身的行為。各類案例主要出現在智能化的環境電器領域。

                                          還有一種共識發源于互聯網技術,伴隨時代發展形成當下智能家電乃至智能家居的熱門主題,就是IoT(物聯網)技術。當下的智能家居(包括家電)領域打出“萬物互聯”的大旗,主張通過互聯網、近場通信、分布式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物物交互與更好的人物交互,同時這一技術也與前兩種特征相輔相成,逐漸朝著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的方向發展。

                                          以上關于智能家電的三個共識只是簡單歸納出的特性,而不是實際的定義,它們對智能家電而言不是絕對的缺一不可的關系。事實上如今智能家電正朝著“定義自由派”的方向發展,正如之前文章中提到的“遠程化”路線,筆者不認為“遠程化”一定能代表智能,但又不能否認其遠程化依賴的技術基礎屬于智能家電的共識性特征。

                                          許多家電品牌都對“智能”有著獨特的理解,也正因如此當下的智能家電市場才會顯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其中的“屏幕化”路線。

                                          談及“屏幕化”,其對象自然指的是原先一般不具備屏幕,或者僅有簡易的液晶、LED和指示燈等顯示組件的家電。在這個不算特別主流的趨勢中,此類家電產品借力于SoC、新型顯示面板、IoT等技術成為了家電中負責與人進行交互的顯示終端,我們常聽說的帶屏家電產品首先是帶屏冰箱,此外還有帶屏空調、帶屏油煙機和集成灶等。

                                          帶屏家電的意義是什么?我們可以從其技術根源看這個問題。這塊屏幕與展現在其中的軟件系統根本上依賴于該產品使用的SoC,擁有輸出圖像與可視化系統能力的SoC表明產品本身首先具有強大的智能化程序控制能力,否則沒有余力,也無需將其運行程序展現在大屏上供用戶查看與操作。

                                          其次屏幕本身是一種以人為對象的交互工具,也屬于一類傳感器,以感知人的行為并作出直觀反饋為目的。除操控產品本身的功能外,帶屏家電通常也以其他軟件性質的功能如看視頻、看社交媒體、點外賣等作為其賣點,突出在一些特定場景下滿足用戶的需求。

                                          帶屏家電還有一層意義則立足于IoT,主張將其作為手機以外的另一個實現用戶與全套智能家居之間交互的終端工具。相對于手機等移動設備它往往具有屏幕更大、分工更細致、使用場景更匹配等優勢特性,但也有無法移動、功能不全、場景單一、依賴WiFi網絡環境等劣勢?,F有家電產品中定位為IoT交互終端的主要是智能電視、智能音響以及帶屏的智能冰箱,大有在客廳、臥室、廚房等區域劃分勢力范圍的意味。

                                          說完帶屏家電的意義和扮演的角色,照例筆者要說一下這一設計中讓人不太能理解的部分,也就是聲稱其對應某種需求,但這種需求實際上屬于偽命題的部分。

                                          以帶屏冰箱為例,此類產品的宣傳中經常著重于其收納內容的整理和展示功能,也就是當你往冰箱中放入各類食品,并通過屏幕或語音輸入和記錄相應信息,它就能將其保存在系統程序中,也就是說只要做好登記,用戶可以在冰箱門上的屏幕中查看冰箱里現在放了什么和以前放過什么。筆者很難想象存在一種不能直接打開冰箱門查看的情況,也很難想象會有一般家庭對冰箱的入庫和出庫內容做嚴格記錄的情況,總之這項功能過于劍走偏鋒,只能將其列入和冰箱的遠程控制一樣的雞肋功能,由這項功能衍生出的保質期記錄和預測倒是更有實用價值。

                                          在此類帶屏家電中還有一項宣傳重點是基于系統和軟件實現的類似電視與手機的多媒體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它們可以看抖音之類平臺的視頻內容。由于它們的系統多是類似電視的定制化安卓系統,要實現此類功能自然不難,開發者順手將其加入為一項功能可以理解,將其作為重點宣傳就比較令人費解了?,F有的一些帶屏冰箱采用20寸以上屏幕,宣傳上也會自稱“大屏冰箱”,這一尺寸的確明顯大于手機和平板等移動設備,但也僅僅摸到了臺式PC顯示屏的底層,考慮到一般使用中的觀看距離(例如冰箱置于餐桌附近,用戶坐在餐桌旁觀看),則更表現不出它的“大”,很難想象會有人站在冰箱門前用它看抖音。將冰箱置于廚房內的情況有所改善,同時也包括帶屏油煙機、集成灶等產品,在烹飪的準備或進行過程中,搭配智能語音功能使用其上的屏幕用于觀看菜譜、烹飪視頻等內容,的確能一定程度上產生解放雙手的效果。

                                          而將此類帶屏家電作為IoT交互終端使用的情況,首先其較為少見,其次這一功能對智能家電乃至家居的生態統一具有相當高的要求,換句話說就是必須以米家生態為主,自然不如將生態更多樣的手機、電視和智能音箱作為交互終端來得方便直接。

                                          帶屏家電也許并不是一個合理和有前景的家電智能化方向,尤其限于當下智能設備的使用環境,以及屏幕技術自身的局限。但筆者仍欣賞一些勇于去嘗試的品牌,考慮到智能化發展方向仍然具有多種可能性,技術的進步也可能隨時導致影響這一思路產品核心痛點的因素轉向積極的方面,現在還無法下斷言這種在家電上添加屏幕的做法就是在“試錯”。

                                          可以預想到的情形就有兩種:一是AI技術高度發達,IoT進步到AIoT階段,對各類信息的收集識別處理能力大幅提升,能夠直接使冰箱物品進出記錄這一類需要用戶額外操作的雞肋功能轉變成不需要用戶操作,關鍵時刻還能為用戶提供便利的智能功能;二是顯示技術的進步,使屏幕不再局限于固定的顯示區域內,而是真正做到無界化的屏顯,無論這種進步來源于全息投影還是既有顯示面板技術的進化,毫無疑問將為用戶與屏幕間的關系帶來極大改變,帶屏家電或許將會成為常態。


                                          以下相關文章是否符合您的胃口


                                          一级裸体一级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