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1-14 10:41:10
以我國酒店較為密集的浙江省為例,杭州黃龍飯店、世貿君瀾大飯店、歌德大酒店等少數領風氣之先的酒店早在2009年就開始了低碳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探索和布局,并取得了積極成效。2010年,黃龍飯店耗資10億元打造智能酒店,以全方位酒店管理系統RFID(射頻無線識別技術)為代表,讓顧客獲得與眾不同的、便利舒適的體驗。近年來,云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社交和支付技術的日益成熟,為智慧酒店的發展注入活力。君瀾、開元等酒店集團先后推出智慧酒店“升級版”,阿里集團重金打造的“無人酒店”引爆業界,智慧酒店從“先鋒試驗”化身“市場寵兒”,成為酒店業發展的新方向。
當前,在智慧酒店建設過程中,不同的酒店企業結合自身的資金實力、管理模式、發展理念,采取不同的建設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立足智慧服務,改善客戶體驗
通過建立入住和退房自助辦理體系、設計客房智能服務系統、引入智能機器人服務、創新員工對客服務等手段,簡化住宿流程,促使酒店產品服務智慧化。如君瀾酒店集團聯合攜程推出的30秒刷臉入住、在線選房、自助前臺、閃住、智能客控、智能音箱、行李寄送等服務舉措。
2. 聚焦智慧管理,整合內部資源
通過構建酒店智慧化管理平臺,實現酒店財務管理、能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一體化。以華住集團為例,其設有自己的IT部門,自主研發PMS酒店管理系統、易系列產品、智能收益管理系統等,以此管理旗下18個酒店品牌和4000多家酒店。
3. 著力智慧營銷,提升獲客能力
通過與旅游在線服務商合作、開發虛擬服務體驗網站、開展新媒體營銷等方式,迅速、靈活地滿足顧客需求,實現酒店對外營銷智慧化。如萬豪酒店與騰訊合作的酒店“全場景智慧營銷”項目,通過大數據匹配、LBS(地理位置服務)、內容植入等技術手段,為酒店品牌推廣、潛客挖掘及預訂引導賦能。
4. 構建智慧建筑,營造舒適環境
以酒店建筑為平臺,利用互聯網、物聯網、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打造酒店設備、辦公自動化及通信網絡系統,向顧客提供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住宿環境。
以下相關文章是否符合您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