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0-18 16:21:03
酒店為什么要云化?在一般觀點看來,酒店業主都是資金實力雄厚的集團或者地產商,他們對IT成本的支出并不敏感和在意。因此,云化在成本節約方面并不會給酒店管理方帶來多大的收益。而事實并非如此。第一,并不是所有的酒店都賺錢;第二,并非所有賺錢的酒店都很賺錢;第三,成本節約可能并不一定是酒店云化最重要的因素;第三,任何領域的云化并非是簡單為了云化而云化,云化的目的是數據。酒店管理軟件pms下面我們就直奔主題。
酒店云化目的之一:老的IT架構難以支撐新的模塊
第一,我們需要知道,酒店IT系統的更新迭代速度并不快。比如Micros的Opera產品,雖然更新升級過多個版本,但其升級迭代的速度比其他行業的管理軟件要慢一些。更不用說支撐酒店管理軟件的底層架構的變化。
第二,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重新定義了酒店的管理方式,需要酒店管理軟件對接更多的功能模塊。對于IT系統而言,增加新的功能模塊就如同在原有系統上打補丁,增加的新功能越多,打的補丁就越多。而酒店IT底層架構設計之初,可是沒有想到后面需要增加這么多的功能。因此,隨著新的功能模塊的增加,原有的底層架構對上層應用支撐的力度逐步減弱,造成系統的響應不及時,運行效率變慢,直接影響用戶體驗和酒店經營效率。
酒店的軟件系統和底層架構支撐不了突如其來的這么多的數據交互。我們相信大家在入住酒店的時候也經常有類似的經歷和體驗。在面對大規模數據集中處理時,原有的酒店IT架構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加脆弱。
因此,酒店如果要支撐新的更多的功能模塊,不能再以傳統打補丁的方式來解決;需要更換底層架構,從源頭解決。而從未來酒店管理的發展趨勢來看,酒店管理軟件需要對接的領域,需要交互的數據更加多樣化。原有的架構遲早要更換,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目前云計算已經非常成熟,為酒店底層架構的更換提供了契機。
酒店云化目的之二:酒店集團化帶來的管控
酒店集團化趨勢。在了解酒店IT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下酒店行業的一些基本情況。其中酒店行業很重要的一個趨勢就是,酒店的集團化。酒店的集團化是伴隨著酒店行業競爭加劇產生。例如,一個地方性的非品牌酒店,本來生意經營的很好,突然有一天某國際品牌酒店進入到這個地區。而由于在管理理念、經營策略、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非品牌酒店的生意會受到很大影響。為了不被擠出市場,非品牌酒店會通過加入品牌酒店體系,成為其中成員之一。因此,我們看到的一個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酒店成為全球頂級品牌酒店的一個單體酒店。
酒店集團整合加速。不僅如此,我們也看到酒店集團之間的整合也在加速。比如,最有名的莫過于2016年萬豪國際集團130億美元收購喜達屋酒店以及度假酒店國際集團。另外還包括,2016年7月,法國雅高酒店集團以27億美元收購FRHI酒店集團及其三個奢華酒店品牌:費爾蒙,萊佛士和瑞士酒店。還包括國內首旅集團對如家的收購,錦江對維也納、鉑濤等的收購。
因此,以上兩個行業變化帶來的結果就是,酒店集團變得原來越龐大,酒店集團的下屬的單體酒店越來越多。這就對酒店集團的管理帶來很大的考驗。而為了加大對下屬品牌酒店的管控,集團需要以云的架構來實現。
酒店云化目的之三:酒店對數據的掌控
雖然IT成本節約不一定是酒店最重要考慮的因素,但確實也是云化帶給酒店的一個明顯的效果。這與其他行業的云應用是一個道理,比較好理解,我們就不多贅述。這里我們需要重點說一下的是效率(表面講的是效率,其本質是數據)。說到效率和數據,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我們這里需要強調一件事情是:數據對酒店的重要性。
這其中包含兩層意思。第一,數據是酒店的核心資源。酒店并不會隨便把數據開放給第三方。因為我們要知道,酒店的數據可不只是房客的開房記錄、姓名等信息;更重要的是房客的身份證信息、信用卡信息、會員信息(會員的信息維度就更多了)等。而這只是前端系統的數據,后臺系統的其他數據更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客房信息。
第二,由于酒店對數據安全保護意識以及酒店自身IT基因的限制。在現實中,酒店對數據利用率或者酒店把IT和數據結合來做的事情并不多。舉例來說,酒店之所以與OTA合作,還是源于酒店在營銷方面,或者在流量方面,沒有OTA做的更好。而云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酒店自身對數據經營的效率。這也就進一步強化了酒店云化的意愿。
圖表6:PMS從軟件到云
以下相關文章是否符合您的胃口